世界服装鞋帽网首页 > 正文

清代女子穿什么鞋 弓鞋常见靴子流行

2014/3/14 14:53:00 来源: 评论(0)31

成品鞋弓鞋女鞋

  在100年前,中国的妇女判断自己是否美丽,其最主要的标准并不是拥有美丽的容貌、丰满的身材,而是自己的脚小不小,“三寸金莲”就是对当时妇女审美的一种评断。在清代服饰收藏鉴赏家何志华先生家中,记者看到了一双双做工精美,已经绝迹的“三寸金莲”,这些“金莲”的大部分比记者的手掌还要小。


  缠足——这种虽与吸食鸦片、男子留辫子齐名的陋俗曾被列为近代中国人在世界上最可耻或最野蛮的三桩丑事,而男权社会崇拜小脚的畸形风尚却在一代又一代女性的痛苦挣扎中千年不衰。民俗学家认为,中国缠足始于南唐。俗称“三寸金莲”,鞋形似翘首的鸟头,鞋底为木质,弯曲如弓,故称“弓鞋”。弓鞋原本指弯底鞋,后泛指缠足妇女所穿的小脚鞋子。


  元明代有规定只准有钱人家的女子缠足。这一时期的弓鞋多4—5寸高的鞋底。到了清代,汉族女性的“三寸金莲”深得满族妇女的青睐。清政府多次禁止旗人缠足,但屡禁不止,许多旗女仍仿效不疲,缠足之风极盛。弓鞋式样多,有眠鞋、换脚鞋、尖口鞋、踏堂鞋、网子鞋、莲鞋、棉鞋、套鞋丧鞋、坤鞋、合脸鞋等数百种。考究的弓鞋在鞋头、鞋底、鞋里和鞋帮上绣满了各种吉祥的图案,有钱女子的弓鞋跟上还加缀明珠等饰物


  靴子:由下面的‘套鞋‘和上面的‘饰裤‘相联而成的形式,流行于清末光绪年间,盛行于河北、山东各地。


  网子鞋:起于明代盛行于清代,分布于河北、山东、山西、甘肃等地。鞋头尖锐,成角锥状,鞋面以丝线为网络,用两帮合成。


  喜鞋:新娘子穿的,通长是黄色或红色,又称喜靴、上厅鞋、踏堂鞋。


  尖口鞋:清末民初最流行的形式,鞋帮由两片合拢,鞋头纤瘦尖锐,走路时只有瘦窄尖锐的鞋尖外露,看起来更觉金莲纤小。


  套鞋:清末河北、山东等地居家最常用的鞋子。鞋底中间弯曲如弓,有的嵌入小金铃走起路来叮当有声。  睡鞋:为避免裹脚布在睡觉时松开,睡觉时需另穿睡鞋。


  方口两截鞋:盛行于民国二十年左右,大多为鞋店所制。由三片鞋帮合成,前面一片橄榄形,后面两片长方型鞋帮


  底弓鞋:清代流行于西安、兰州、山西一带。鞋跟很高,鞋尖常饰上鸡嘴凤头状,样子好看但行走时极不方便。

责任编辑:
世界服装鞋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世界服装鞋帽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sjfzxm.com",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跟帖0
参与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

相关阅读

3个月内由巨亏到大赚 华茂股份质疑清仓公司

财经专题
|
2020/11/26 19:17:00
6

nanamica 2021 春夏系列 Lookbook 赏析,舒适清爽色调

时尚品牌
|
2020/11/21 11:48:00
13

木棉道 | 松鹤刺绣,穿一抹清幽在身上

服饰文化
|
2020/11/21 1:49:00
8

木棉道 · 诗里华服 | 南国有佳人,风雅矜清妙

服饰文化
|
2020/11/16 11:09:00
27

深圳时尚展:刘永青处长 轩东晓科长 董炜局长谈清河羊绒的发展

对话栏目
|
2020/11/13 16:14:00
21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与永清云裳小镇共建“中国时尚设计交易中心”

时尚人物
|
2020/11/11 20:01:00
12

清醒认识海外纺织订单回流

面料辅料
|
2020/11/3 20:16:00
3

2020年医药股ESG报告:智飞生物减持超百亿 35家公司股东“清仓式减持”

专业市场
|
2020/10/31 13:25:00
19

专题推荐

阅读下一篇

新消法实施 中小电商生存更加艰难

新消法实施或加速中小电商死亡,多名业内人士表示,《新消法》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电商的运营成本,这将使本已疲于奔命的中小电商生存更加艰难。但高速的增长背后,也伴随着电商平台对消费者网购服务的良莠不齐,“下单容易,退货难”影响着整个电商市场的健康发展。

返回世界服装鞋帽网首页
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看新闻 手机看新闻
展开
  • 微信公众号

  • 电话咨询

  • 0755-32905944